? ? ? ? ??今天下午,人民網強國論壇、新湖南客戶端聯合邀請全國人大代表、省科協主席黃伯云做客人民網,與全國網友一道,暢談如何培養和造就更多“大國工匠”。
“當前中國制造正處于從低端制造業努力向優質精品制造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要培養更多‘大國工匠’,就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秉S伯云說。
“職業教育依然是我國教育領域的軟肋。一些人對職業教育的傲慢與偏見還普遍存在?!秉S伯云認為,要改變“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工作者”的認識誤區,“工匠”代表著一種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的時代氣質。沒有工匠,再宏大的設計也只能停留在圖紙上。另外,職業教育要進行“供給側改革”,與經濟社會發展接軌,與市場需求結合。職業教育不能“在黑板上耕田”、“在課本上開機器”。只有站在田埂上、守在機床旁、蹲在車間里,緊貼結構調整、密切服務城鎮化和中小企業發展,精準對接社會發展用工需求,才能為職業教育贏得應有尊重。
黃伯云認為,推進職業教育的“供給側改革”,一要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技能成才的良好社會環境和社會氛圍。二要宣傳技能成才的典型,讓大家有學習的榜樣。三要加大宣傳勞動光榮,崇尚一技之長,不簡單唯學歷、唯文憑。制定技能人才發展的專項規劃和專項計劃,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和使用政策。積極探索職業資格證書與積分落戶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方面的待遇相掛鉤。四要加大激勵表彰力度,完善收入分配政策。
“還要鼓勵科研人員雙向流動,吸納具有高級職稱的高水平科技專家、企業家、投資人、創業成功者等進入職業學校、高校任職或兼職,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為培養多元化人才提供支撐?!秉S伯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