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人于2004年底加入愛爾眼科,有幸伴隨公司的快速發展而成長,三年前接任公司董秘。日前看到一位資深董秘所寫的《戲說董秘》,深有同感。雖為“戲說”,也是“實說”,董秘工作的內容紛繁,點多面廣且突發性強,而越是進取型的上市公司,董秘涉及的事務就越多。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面對緊張繁忙的工作,我的體會是應當始終圍繞公司市值這個“主旋律”,同時拉好資本規劃、機制創新、品牌建設、公共關系這四把“提琴”,通過演好“四重奏”,烘托公司市值主旋律,助推公司發展,提升股東價值。
市值管理不是操縱股價的茍且
而是價值發現的田野
幾年來,在很多會議交流的場合,接觸過各行各業的很多董秘同仁。觀察發現,除了定期報告、信息披露等“規定動作”外,對于新興行業和民企上市公司的董秘,市值管理是日常工作的“主打歌”,是衡量工作績效的“金標準”。當然,對市值管理的內涵和手段必須給予正確的理解和運用,不能念歪經、庸俗化。通過以市值管理為核心統率各項工作,推動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和外部資源,開展投資并購資本運作,從而動態完善公司的商業模式,體現公司的內在價值和動態價值,獲得公司對行業整合的“制空權”,不斷提升經營業績和競爭優勢,鞏固行業龍頭地位,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并持續增長。
總的來看,愛爾眼科初步實現了上述目標。自2009年上市以來公司持續快速增長,2015年營業收入是上市之初的5.22倍,歸屬凈利潤是4.76倍。公司吸引了一大批長期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市值也體現了基本面的變化,在2013年漲幅80%的基礎上,2014年進一步上漲三成,當年底入選滬深300指數樣本股;2015年,經受住了股災的嚴峻考驗,市值逆勢增長70%。與此同時,公司市盈率長期高于比較基準,展現了業績增長的速度和未來發展潛力。
董秘必須是多面手
在市值管理中做好領唱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沒有尾聲的進行曲,是公司整體實力的大合唱。首先,公司內在價值是大舞臺,決定了長遠影響力;公司決策層是總導演和總指揮,定位了大合唱的高水準和主基調;兄弟部門和外部伙伴,作為重要的和聲渲染曲調的底色;而董秘辦是站在前臺的歌唱隊,董秘是帶領小伙伴們的領唱。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市場形象良好,肯定是公司內外通力合作的結果;反之,很可能是董秘唱跑了調、跑偏了路。因此,董秘對于公司市值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一直以來,我與董秘辦同事從重點以下維度開展工作,力求卓越境界,未必能至,心向往之。
資本戰略的“參謀部”。董秘辦不從事公司的經營業務,相對超脫,但應當對國內外行業趨勢、資本市場走勢有更為深刻前瞻性的認識和預判,為公司戰略規劃提供決策參考,并結合公司具體情況提供實現的路徑選擇。制度創新的“工程部”。陳邦董事長把公司上市比喻為一手“好牌”,董秘應當研究這手牌的打法、時機、布局,把好牌打好、打贏,也就是依托上市平臺進行機制創新,實現提速超車。公司決策層是目標導向的“總設計師”,董秘辦就是具體操作的“工程部”,確保施工方案合規、可行、有效。這就要求董秘作為“施工隊長”,既要接地氣、善學習、肯動腦,發揮工作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又要具備把工作做到極致的工匠精神,滿懷對公司勤勉盡職的忠誠度、主動性和責任心。品牌形象的“宣傳部”。公司市值持續增長,歸根到底是由于公司的業績不斷增長,以及公司領導展示的進取形象、發展戰略讓市場倍感信心。董秘要通過各種有效的手段把傳播做好,讓公司實現“優質優價”,超越市場波動,內在價值不被低估。公共關系的“統戰部”。得道者多助,上市公司的發展需要監管機構、上市公司協會的認同和支持。自上市以來,愛爾眼科一直是治理規范、業績良好、積極回報的“三好學生”,積極參加中上協、省協會、證監局、交易所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工作的水平。
董秘要不斷提高對標
加強修煉
公司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不同階段對董秘有不同的要求。董秘只有清醒把握基本點,動態調整發力點,按照董事會的指引創造性地高效開展工作,才能不為瑣事所惘,不為片葉蔽目,為公司經營和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經過多年的市場流變,目前董秘群體大致分為專門從事IPO的職業型董秘和與公司共同發展的事業型董秘。后者都在公司工作多年,個人的職業生涯已經與公司的持續發展緊密相連。我認為,董秘不可能單獨創造價值,絕不是孤軍奮戰。如果離開了公司的業績支撐、董事會的方向指引,以及兄弟部門、外部機構的支持配合,其工作必然會成為無本之木,價值無從談起。董秘的作用本質上是利用專業技能整合資源、錦上添花。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以謙卑之心、進取之志,不斷力爭上游,實現自我突破,努力著眼于行業的發展“取勢”,站在公司領導的高度“明道”,在操作實踐的層面“優術”,協同公司同仁和部門同事一起奮力前進,為公司提速發展增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