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樓林立,溪水潺潺,道路整潔,還有那大片大片的種植園區,養殖園區……冬日暖陽下,一幅色彩斑斕的美麗畫卷在群山環抱中徐徐展開。這個美麗鄉村,就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浦市鎮馬王溪村。
馬王溪村貌
從2015年起,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酒鬼酒”)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萬企幫萬村”的號召,帶著濃濃的情感,沉沉的責任和殷切的期盼,來到瀘溪縣浦市鎮幫扶馬王溪村。怎么幫、怎么扶才能實現效果最大化呢?“酒鬼酒”以幫扶該村民營企業“馬王溪鑫隆紫砂陶瓷廠(下稱“鑫隆”)為切入點,突破一點,帶動一片,做活一子,激活全盤。
馬王溪鑫隆紫砂陶瓷廠
項目扶貧,催生村級企業轉型升級
走進陶瓷廠,良好的生產環境里,工人們緊張有序的操作,忙而不亂,充分顯現了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優勢。
劉弟軍、劉甲鐵是陶瓷廠的老工人,長期在窯爐車間上班,他的對轉型前后感受最強烈。改造前,一到夏季,工作區的溫度高達攝氏五、六十度,每一次添煤都是一種對人的身體承受極限的考驗;每取出一板成品,都夾雜著喜悅與苦澀的復雜心情。如今,添煤遠離高溫區,用升降斗傳送;出窯成品降至常溫,“再沒有對燙熱的畏懼之心了!”
“陶瓷廠能夠發展到今天,離不開酒鬼酒公司的幫助?!闭f起陶瓷廠,廠長石澤林十分感慨。當時由于產銷售市場萎縮,原廠設備老舊落后,導致生產不斷下滑。2015年9月,酒鬼酒公司董事、總經理董順鋼帶領團隊來到了馬王溪村。通過實地考察,他發現村里的這家民營企業一旦做活、做實、做強,溢出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是非常巨大的。當場,酒鬼酒毅然與鑫隆結成了幫扶關系,現場對幫扶的人員、方式 、計劃做了總體部署。
鑫隆原有的陶瓷生產設備陳舊老化,能耗高,操作不便。針對這種現狀,酒鬼酒及時派出技術指導人員,幫助鑫隆采用先進的煤改氣供熱源設備,淘汰推板窯爐改為輥筒窯爐,燒制流程由人工觀察控制改為全自動化操作數據流程管控,生產線的編程也更加科學化,烘烤房的設計,供熱更加符合科學原理,整個廠房車間從內到外改造一新,為提高產品質量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同時,酒鬼酒通過旗下陶瓷廠發揮其技術實力雄厚的優勢,對鑫隆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先后三次派出技術骨干,對該廠生產配方、窯爐工人的操作,質量的檢測進行一對一的專業指導。酒鬼酒還為鑫隆直接輸送關鍵生產車間的管理精英,把酒鬼酒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先進管理理念輸送到鑫隆。從各個車間的總體操作、協調,到每個工人的具體操作、運用,都實現了精細化管理。使該廠工作人員在技術上、理念上傳承了酒鬼酒的現代技術和科學管控,還能生產其他同類型的中高檔產品,而且具備生產工藝美術瓷的實力。
鑫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生產成本比轉型前降低了5-10%,產品合格率提高了10多個百分點,利潤空間擴大,產量從每月30萬件增加到每月50萬件,產量提高了66.7%。該廠每年拿出10%的利潤作為村集體經濟,村內76戶(270)人精準扶貧人員可全部享受到盈利分紅,增加收入。改造前,陶瓷酒瓶生產成品合格率大都在80%以下,還出現大面積損耗;改造后,產品合格率達90%以上。穩定的質量帶動效益的提升;工人的工資由原來的2000的至3000元大幅提升到3000元至5000元。
近兩年來,在酒鬼酒的精心幫扶下,鑫隆實現年就業200人,其中本村建檔立卡戶貧困人員達32人,還有鄰近村的貧困戶人員來廠就近就業。工人月工資普遍達3000至5000元,比之前提高 1000~2000元。黃健、孫愛華夫婦是一對來自鄰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兩人月工資達到了8000至9000元,僅此一項收入便可實現脫貧。
馬王溪的鐵骨豬養殖場
拓寬渠道,幫扶富民產業集群發展
從陶瓷廠出來,走進村里的現代生態農業種植示范基地。這個占地上千畝的現代生態農業種植示范基地,綿延的大棚看不到盡頭,每年四季有草莓、葡萄、椪柑、油茶、西瓜等作物。
葡萄種植大戶黃晚銀正在葡萄園里忙活。50歲出頭的黃晚銀是村里最早從事水果種植的農戶之一,她也是鑫隆紫砂陶瓷廠的一名工人,因丈夫身體有殘疾,家里經濟條件差。于是,她用多年在鑫隆工作攢下資金承包了60多畝土地進行葡萄種植。今年,黃晚銀家里種植的葡萄給家里帶來了10萬余元的收入?!拔覀兇謇锖芏噢r戶在鑫隆攢下了錢,就開始搞種植和養殖業?!彼f。
在酒鬼酒的大力扶持下,鑫隆每年對本村的溢出效益達800萬元,通過科學引導,打工村民特別是建檔立卡戶,充分利用在企業獲得的可支配收入,再投入到農業的種植業和養殖業中,不但避免了“坐吃山空”的尷尬,避免了脫貧再返貧的苦惱,而且拓寬了增收途徑,增加了收入來源,實現了可支配收入的擴大再生產,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貧困村民的生財理念和理財能力,實現了扶貧與扶“智”、扶“能”共進,成功地實現了在村域范圍內的工業(企業)——農業的投資創收互動循環,實現了村民村別是貧困村民收入的可持續增長。該縣在積極引導村民將可支配資金及時投入到種植業和養殖業中,壯大農業產業的同時,還通過引進外地資金投入600萬元發展漁業生產,擴大了產業種群,完善了產業布局。
馬王溪種植的牛奶西瓜
該村還組建成立“瀘溪縣馬王溪生態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充分利用現有產業基地形成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旅游的合力,把農業的“生產—加工—觀光—餐飲—住宿—營銷”有效地整合在一條產業鏈上,有效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從總體布局上形成了“企業—農業—旅游業”為一體的良性互動,使村域經濟充滿生機,充滿活力。該公司面向全村投資參股、分紅受益,既壯大了集體經濟,又為貧困人口擴大了創收平臺,讓他們實現收入來源有保障,脫貧之后不返貧。
如今,村級民營企業、多種農業產業、鄉村農業觀光旅游產業經濟互為犄角,集群發展,成為了帶動馬王溪村域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一步走活,滿盤皆活。酒鬼酒公司通過帶活一個企業,帶活了一方經濟,帶活了一方人民的發展。目前,該村農業產業的發展已初具規模,以浦市鐵骨豬、山羊為代表的養殖業和以獼猴桃為代表的種植業發展迅速,已產生巨大效益。
“一到周末,很多城里人都會開車來村里采摘水果?!笔瘽闪终f,如今村里的觀光農業已初具規模,小有名氣。馬王溪村通過做活鄉村民營企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由點及面,輻射至鄰近村鎮,發揮了龍頭引領作用,實現了村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扶貧脫貧不斷提供動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