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您訪問湖南省上市公司協會網站!
用戶名: 密碼: 找回密碼
主辦:湖南省上市公司協會
搜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會員動態 > 閱讀文章

愛爾眼科全球近視眼大數據多中心研究項目在美國啟動 將主導破解人類近視發病機制“世紀難題”

閱讀次數:598來源:湘上協發布時間:2018-05-10 16:01:16【字體      

?

美國當地時間2018年4月30日(北京時間5月1日),全球首個由中國研究團隊主導,并使用中國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工智能產品作為關鍵實驗設備的近視眼大數據多中心研究項目在美國檀香山啟動。

該項目由中國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發起并主導,由全球范圍內遴選出19支高水平科研團隊對包括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非洲在內,覆蓋全球6大洲3大人種的近視眼大數據進行采集與分析。

通過對不同地區、不同種族之間視覺行為和視覺環境等因素差異的研究,明確這些因素與人類近視眼發生發展之間的關系,從而有望填補人類近視眼發病機制領域的空白。

破解這一已困擾全球眼科學界逾百年的醫學難題。

(愛爾眼科全球近視眼大數據多中心研究項目啟動)

中國每3人中就有1人近視,近視防控需建立科學體系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近視眼發病率大幅增長。

據全球頂尖的視覺科學研究機構澳洲華伯恩視覺研究中心的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全球近視眼患病人數約25億,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到2050年全球近視眼患病人數將達50億,約占全球人口的一半,其中高度近視眼人數將高達10億。

據2016年《國民視覺健康》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5歲以上總人口中,近視眼患病人數約4.5億,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飆升到7億。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李玲教授表示,中國目前面臨著非常嚴重的視覺健康危機。

(專家學者)

我國每3人中就有1人患有近視,近視的發生與危害都是不可逆的?!敝腥A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視光學組副組長、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愛爾眼視光研究所所長楊智寬教授介紹。

隨著近視眼的高發且呈低齡化趨勢,越來越多的低中度近視眼將發展為高度近視。

除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高度近視還會顯著增加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脫離等致盲性眼病的風險,嚴重威脅人們的視覺健康。

近視眼是一種全球性眼病,而此次研究的數據采集和研究遍及全球6大洲3大人種,這也是目前全世界范圍內都并不多見的綜合運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設備開展科學研究的項目,相信它產出的研究成果將大大有助于破解人類近視眼發病機制這一醫學難題,讓更多人擁有眼健康?!睏钪菍捊淌诒硎?。

我國一向重視青少年近視眼的防控工作,多次明確提出“使我國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率明顯下降”,而近年國家出臺的“十三五眼健康規劃”里也重點強調了青少年的近視防控,為我國的近視眼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

楊智寬教授同時指出,青少年近視防控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學體系。

目前,愛爾眼科已搭建起預防、檢查、治療“三位一體”的近視防控體系,包括以對青少年的行為進行監測及干預為主的預防手段、以遠視儲備檢查和雙眼視功能檢查為主的檢查技術和以采取視網膜離焦矯正技術和改善視功能異常技術為主的治療技術三個方面,為我國青少年的視力開展全方位的保護。

(楊智寬教授)

基于中國核心技術,全球近視眼大數據研究有望破解其發病機制

近視眼研究在國際上已取得一定突破。

根據來自全球頂尖醫學雜志《柳葉刀》的研究發現,近視眼發病率呈爆發性增長,提示環境因素在近視眼發病中起到主要作用。

但一直缺少一種能對近視眼相關環境因素進行客觀、準確定量的方法,而導致近視發病機制一直被稱為“世紀難題”。

“事實上,最吸引我們加入此次近視眼大數據多中心研究的原因之一,就是該項目使用的實驗設備能實現對患者近距離工作和戶外活動進行客觀監測?!眳⑴c該研究項目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近視眼戶外理論創始人之一Ian Morgan教授表示。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Ian Morgan教授)

據楊智寬教授介紹,此次研究基于核心數據收集技術的 “云夾”,是全球首款近視眼防控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

該設備由其所帶領的團隊聯合浙大博士、美國UCLA訪問學者李響博士所率團隊歷時五年共同研發而成,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擁有其自主知識產權。

“云夾”能夠對佩戴者的用眼距離、用眼時長、用眼角度、環境光照和戶外日照時長5個維度進行精準監測,對近視相關行為監測準確性高達97%?!敝心洗髮W愛爾眼科學院碩士生導師、愛爾眼視光研究所副所長藍衛忠副教授介紹。

“云夾”所采集的數據通過藍牙自動傳輸到全球云平臺上存儲,經大數據技術以及醫學專家對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最終為醫生與家長提供科學防治近視參考。

(啟動會專家合影)

“這次中國科研團隊聯合全球6大洲優秀科研團隊共同開展的近視眼研究項目,是一次中國眼科與國際眼科界的高度融合,我非常期待此次與全球科學家的合作。這項研究的實施,也為未來綜合運用大數據技術與人工智能設備開展人類疾病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間?!?Ian Morgan教授表示。

近年來,隨著體細胞克隆猴成功培育,埃博拉疫苗成功研制等,我國在生命醫學領域產出了一批具有標志性的科技創新成果。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我國科技創新格局產生歷史性轉變,科技創新水平從以跟蹤為主,步入跟蹤和并跑、領跑并存的歷史新階段;在全球科技創新格局中的位勢,也已從被動追隨向主動挺進世界舞臺中心轉變。

此次全球近視眼大數據多中心研究,作為全球首次由中國科研團隊牽頭并運用完全知識產權的人工智能產品作為關鍵實驗設備的近視眼科研項目,也彰顯了我國在全球眼科與視覺科學創新發展領域的力量,為中國今后牽頭和主導國際科研項目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其研究成果將對全球近視眼流行病學、發病原因、臨床特點、診療方法突破大有助益,并有望為我國乃至全球近視眼的發病機制及治療模式提供參考與借鑒。

“這次的全球近視眼研究,是愛爾眼科繼去年9月成功收購歐洲巴伐利亞眼科成為全球最大眼科集團之后,再次在全球眼科與視覺科學領域引領行業科研與技術發展的標志性事件。此舉不僅會進一步夯實愛爾眼科‘產學研’全球一體化的戰略布局,而且能夠有效應用愛爾眼科的國際化平臺優勢來培育科技創新團隊,集聚創新資源,有效提高科研轉化,從而實現‘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的使命?!睈蹱栄劭漆t院集團董事長陳邦表示。

掃一掃在手機上打開當前頁
  • 上一篇:郭樹清:上市公司要積極回報投資者
  • 下一篇:中聯重科的汶川十年:奔赴 · 牽掛 · 攜手共建
  • 99人妻_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性爱一区_91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