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湖南新聞10月18日電 一個60年前年產3.4萬噸的小廠,發展成今天產能100萬噸、總資產近150億元的上市公司,成為中國紙業的旗艦企業,躋身行業國企前列。岳陽林紙靠的是什么?
是改革,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10月18日,岳陽林紙“踐行可持續發展行動、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打造百年企業、攜手共筑未來”大會在岳陽舉行。與會人員一同回顧岳陽林紙60年的發展歷程,找尋企業“突圍”的秘訣。
改革創新是活力之源
40年前,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國有企業開始了艱難的蛻變。岳陽林紙正是在這場改革的浪潮中,不斷向市場化機制靠近,才能在處于充分競爭的造紙業,保持強勁的生命力。
中國誠通副總裁童來明指出,改革創新是活力之源。岳陽林紙被國務院國資委納入“雙百企業”名單,這既是一次突破體制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契機,也是對岳紙人改革勇氣與智慧、擔當與能力的一次考驗。中國誠通作為國有資本運營試點平臺,將支持所出資企業在深化改革上大膽嘗試、主動嘗試。希望岳陽林紙把握機遇,在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等方面有所突破,實現更高水平發展。
|
中國紙業總經理張強在大會致辭時指出,要堅定不移地推動“雙百”行動,將改革進行到底。國務院國資委將在2018至2020年期間實施國企改革“雙百行動”。作為中國誠通旗下入選的三家企業之一,岳陽林紙要多想辦法,多謀思路,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化配置,持續強化內生動力。
泰格林紙黨委書記、總經理葉蒙闡述岳陽林紙的“進化論”時表示,與所有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一樣,岳陽林紙曾多次面臨生和死、進和退、舍與得的抉擇。但是,最后實現進化前行在于四點:一是搶抓機遇地“進”。無論是IPO還是非公發行,投資涉足文化紙、包裝紙、工業紙、商品紙漿、溶解漿、造紙化工、林業、園林市政工程等,每一步發展推進都謹慎決策,有效執行。二是大刀闊斧地“改”。雖是國企,卻大膽移植推行民企、外企的機制,推進談判工資、仿年薪制、員工“三條通道”晉升制、嚴格的考核淘汰制、虛擬股權、混改、“三項制度”改革等,啃了“硬骨頭”,趟了“深水區”。三是破釜沉舟地“退”。果斷地退出“新聞紙”、賴以生存的“化學葦漿”、初見規模的“造紙機械”,對永州湘江包裝紙企業實施關停并轉。審時度勢,以退為進,岳陽林紙是供給側改革的先行者。四是壯士斷腕地“砍”。壓縮低效無效資產,淘汰落后產能;壓縮管理層級;推行供、銷集中管控;大幅度實施人崗匹配,減員增效。通過處僵治困,強身健體,2017年公司利潤總額實現歷史突破。
可持續發展是取勝之道
童來明指出,可持續發展是取勝之道。從綠色環保,到“林漿紙一體化”,再到“生態+”轉型,岳陽林紙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上的實踐,值得肯定。岳陽林紙要做這一理念的忠實擁護者、積極實踐者和勇敢開拓者,未來必定大有可為。
|
中國紙業總經理張強表示,2018年,岳陽林紙站在了一個歷史新起點。要堅定不移地推動生態轉型,建設美麗中國。一是要充分把握中國誠通作為國有資本運營試點的優勢,發揮好上市公司資本平臺的作用,積極謀求資本運作,對原有產業鏈進行擴展和升級,加快“生態+”轉型步伐,積極參與綠色生態建設,力求在改善生態環境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方面做出更大貢獻。二是作為央企造紙企業的旗艦,岳陽林紙一直是綠色發展的引領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在今后的發展實踐中,岳陽林紙仍要展現央企擔當,做好環保表率,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力度推進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湖南省國資委巡視員彭冬福表示,岳陽林紙在發展中求索,在求索中創新,在創新中蛻變,砥礪奮進的六十年值得點贊。作為國有造紙企業的旗艦,岳陽林紙以高度的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堅守環保底線,真正把可持續發展理念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特別是岳陽林紙并入中國紙業這八年的成績,證明了央企與地方深度合作推進結構調整、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的重大意義。未來,岳陽林紙將推行“漿紙+生態”雙輪驅動戰略,符合企業發展實際,順應“生態文明建設”大勢,岳陽林紙的一百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