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您訪問湖南省上市公司協會網站!
用戶名: 密碼: 找回密碼
主辦:湖南省上市公司協會
搜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會員動態 > 閱讀文章

【兩會湘聲】我國食品產業亟需科技創新 鹽津鋪子張學武攜四建議進京促發展

閱讀次數:778來源:湘上協發布時間:2019-03-07 09:40:04【字體      

?

近日,在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即將赴京參加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之前,《證券日報》記者專訪到張學武,獨家獲悉到其擬提交的建議。

據張學武介紹,本次兩會的建議主要圍繞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食品產業。他認為,自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食品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食品工業制造能力較強而創造能力不足的主要矛盾日益凸顯,因此加強我國食品產業科技創新勢在必行。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0.52萬億元,同比增長6.6%;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工業總收入的9.0%;實現利潤總額7015.6億元,同比增長8.5%,對全國工業增長貢獻率為10.5%,連續4年超過10%。

“食品工業是國內外主營業務收入唯一超過10萬億元的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和基礎產業?!睆垖W武話鋒一轉繼而說道,“但我國食品工業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

據介紹,食品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是衡量一個國家食品工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發達國家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前、產中、產后協同發展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創新體系,食品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一般為2:1至4:1。據推算美國約為3.7:1,日本高達11.7:1。

1952年至2000年,近50年間中國食品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的比值一直停留在0.3:1至0.4:1之間,2005年超過0.5:1,2013年超過1:1,2017年達到1.7:1,對比發達國家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

張學武認為,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是我國食品工業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造成農業資源在實現市場轉化時脫節。例如生產集中度提升與“小、弱、散”并存、綠色高新精深加工與粗放生產方式并存、品牌價值凸顯與自主品牌培育不足并存、食品安全穩定向好與風險隱患嚴峻并存等。

他認為,上述矛盾追根溯源是因為我國食品科技起步晚、發展速度慢,存在重產前、產中而輕產后加工的現象而引起的。因此以科技創新提升食品工業整體發展水平,促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

具體而言,張學武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進一步完善食品科技創新戰略規劃,引導、激勵食品企業參與食品科技領域基礎研究;二是加大對食品科技創新投入,引導食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三是重視食品科技創新基礎平臺建設,強化產學研融合;四是重視食品科技創新人才建設,保障食品工業發展的人才梯隊。

據悉,本次進京張學武共擬定了《加強食品科技創新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化增值稅改革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加大與非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資源合作進一步提升我國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國際競爭力》四個關于食品產業的建議。

此外,張學武還在《關于方便企業群眾辦事化解“最多跑一次”改革難題的建議》以及《讓煙花爆竹在中國城市重現綻放》等其他方面建言獻策。

掃一掃在手機上打開當前頁
  • 上一篇:郭樹清:上市公司要積極回報投資者
  • 下一篇:全國政協委員詹純新:加快培養、著力穩定新時代技能人才隊伍
  • 99人妻_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性爱一区_91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