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袁愛平提出,作為現代經濟血液的金融,要積極擁抱‘互聯網+’,打造產業互聯網銀行。
紅網時刻5月25日訊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是每年兩會上的熱點話題,今年的突發疫情對中小企業的沖擊更是不言而喻。全國政協委員袁愛平介紹,疫情之下,伴隨著5G的商用,實體經濟線上化、數字化進程明顯加速,產業互聯網將逆勢增長。因此他提出,作為現代經濟血液的金融,積極擁抱‘互聯網+’,打造產業互聯網銀行,以智能化、網絡化、定制化金融服務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對于傳統產業而言,邁向產業互聯網的根本驅動力在于降本增效。但由于傳統產業鏈上下游兩端的中小微企業普遍缺乏抵質押物和信用資質,融資難、融資貴、融資險就成了影響核心企業擴大生產和產業鏈轉型升級的關鍵因素。
因此,推動產業互聯網建設,不僅需要核心企業整合產業價值鏈,將物流、單證流、數據流注入產業互聯網平臺,實現運營的提質增效;同樣需要金融服務聯接核心企業、平臺與產業價值鏈,以上述“三流”為依據,打通資金流,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險的痼疾,賦能整個產業鏈及產業生態。
袁愛平介紹,目前全國已開立4家互聯網銀行,均聚焦消費互聯網。因此他建議試點設立產業互聯網銀行,探索產業互聯網時代產融結合新模式,賦能產業發展,助力經濟建設。
“建議支持條件成熟的銀行開辦產業互聯網銀行業務?!痹瑦燮秸J為,建立產業互聯網銀行,要以產業龍頭企業為依托,創新發展產融結合新模式,構建以“數字風控、智能獲客、智慧運營”為核心的產業銀行平臺,為目標產業的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員工和產業C端客戶,以及相關合作方提供產業鏈金融及“工業品淘寶”支付結算和融資服務。
同時,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支持產業互聯網試點銀行與工商、稅務、海關、法院、電力、水務、環保部門和房產交易登記中心,以及政府機構實現數據互聯共享,連通各省級電子政務外網統一云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