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訊,圣湘生物(688289.SH)一上市,就拿下A股中報營收、凈利增速冠軍,三季報預告亦再超預期。財聯社記者近日特就市場投資者關心的公司產品未來市場空間和業績持續性等問題,專訪了圣湘生物董事長戴立忠。
他表示,對標行業國際巨頭,國內分子診斷市場還處于前期階段,進口替代還遠未完成,公司已利用疫情機遇加速渠道布局,今年還將加大儀器投放。內生增長之外,若并購則會考慮“小而美”的細分領域龍頭公司。
進口替代空間大
分子診斷是指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對與疾病相關的結構蛋白質、酶、抗原抗體和各種免疫活性分子,以及編碼這些分子的基因的檢測。本次疫情中大展身手的核酸檢測方法就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分子診斷技術。
行業數據顯示,分子診斷在我國體外診斷市場中占比15%左右,最大應用領域為傳染病,占比26%,其次分別是優生優育、性病、腫瘤等領域,占比分別為21%、19%、10%。
戴立忠表示,從全球看,分子診斷作為體外診斷的重要細分領域,增速水平一直是體外診斷行業最高的,但由于技術門檻高,一直處于幾個國外寡頭壟斷的格局。
目前國內體外診斷特別是分子診斷市場,進口替代還遠遠沒有完成,進口產品占比仍較高?;瘜W發光市場有80-90%使用的進口產品,這些領域都有文章可做。
分子診斷大有用武之地,過去別人不用,不是因為沒有需要,而是用不起、用不好。只要把用得起、用得好的方案打造出來,用戶基礎、用戶的使用量會幾何級數地上升。
在回應企業成長空間的提問時,戴立忠表示,在圣湘的愿景下面,希望構建起分子診斷應用普適化、全場景化的新生態,讓分子診斷進入到“人人可及”時代,那將是一個上千億甚至萬億級的市場。所以圣湘從事的分子檢測領域,是剛開始的事情,企業會不會有大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身的創新能力以及所處行業賽道的成長空間。
加大儀器投放 拓展產品系列
Roche(羅氏)、Beckman(貝克曼)等國際體外診斷行業巨頭均采用“試劑+儀器”的業務模式。戴立忠表示,“公司對標的企業就是國際行業巨頭”。
圣湘生物因核酸檢測試劑迅速廣為人知,根據2020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臨檢中心《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室間質量評價結果報告》,使用圣湘生物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的實驗室數量為258家,排名行業第一。
此外,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臨檢中心室間質量評價結果,參評單位中圣湘生物乙肝、丙肝核酸檢測產品使用客戶數,也排名行業第一;圣湘生物結核桿菌、HPV16/18、EB、人巨細胞、淋球菌、沙眼衣原體等6個核酸檢測產品使用客戶數,均排名行業第二。
實際上,公司主要產品及服務包括檢測試劑、儀器和檢測服務。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圣湘生物全自動核酸提取儀等儀器的裝機量增長較多,2020年1-6月期間新增裝機數量1805臺,對比2017年-2019年累計新增裝機數量944臺,上半年裝機量已接近過往三年的2倍。
第三季,公司裝機量繼續加速,今年前三季度,累計銷售近3500臺,裝機增長將進一步帶動公司試劑的增量銷售。
戴立忠表示,今后還將進一步繼續加大儀器的投放。顯然,通過本次疫情積累的客戶群和新增儀器裝機量,將為公司試劑業務帶來較大的增量空間。
記者現場獲悉,公司目前一個月可以最高生產上千臺儀器設備,試劑一天最高產能可以達200萬人份,每日產量會隨訂單變化出現波動。
為備戰全球秋冬疫情防控,圣湘生物在呼吸道核酸檢測領域推出了系列方案,包括新冠核酸檢測試劑,新冠、甲乙流三聯檢核酸檢測試劑,六項呼吸道病原體核酸檢測試劑,七項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檢測試劑等20余項呼吸道系列產品。
戴立忠表示,體外診斷行業競爭要的就是速度,因為市場變化很快,客戶的需求變化很快,一旦占據了優勢,這個優勢會變得越來越大。以法國為例,該國已成為公司新冠產品第二大出口國家,目前公司的宮頸癌HPV檢測試劑也已經對法國開始大量發貨了,原來這是相對難進的市場?!巴ㄟ^新冠抗疫,他們認識到了圣湘產品的性能和技術平臺穩定性、先進性,以后有其他產品需要,他們就會想到你?!?
會關注“小而美”的公司
"通過新冠抗疫,進一步加速了公司國際化的步伐,公司成立時提出了三個五年計劃,每一步都是按期實現了(備注:第三個五年計劃為2018年至2023年成為行業國際龍頭企業),有可能這個目標實現會更快一點",戴立忠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圣湘前十幾年用很少的資源做了很多的事情,現在手中擁有了這么多資源,會考慮做更多的事情。這個行業雖然在風口上成長很快,但行業比較成熟以后,會整合的,很多行業最終市場競爭格局往往會走向“2+X”的格局,兩家巨頭公司占據了主要市場份額。
或許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雖然公司榮膺A股上半年增速之冠,記者面前的戴立忠,并無任何“飄”的跡象,平靜語氣之下隱藏的多是“時不我待”。
在戴立忠看來,疫情的發生和公司上市帶來的機會,將產生更多可能性,比如并購?!皻W洲有很多‘小而美'的公司,技術平臺做得很扎實,但是因為區域性的市場不大,國際化擴張確實比較難,也難以與國際巨頭競爭,如果這些公司到圣湘手里,那將會有新的可能”。
業內人士指出,體外診斷行業上游技術壁壘較高,核心技術包含領域眾多,上游龍頭公司很難在這些眾多領域全面精通,同時由于技術創新,眾多研究領域專一、有特色的小企眾多。
從國際巨頭羅氏及因美納過往的并購案例看,這些龍頭均在多個核心領域全面布局,以滿足測序儀對于創新型核心技術的高要求。國內企業大概率也會遵循這一邏輯制定經營戰略,重點領域內專攻具有核心技術的公司。
戴立忠說,“我們不是要趕時髦,關鍵要尋找在某個細分領域做的最好的公司?!保ㄓ浾?黃路 李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