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華集團正是由艾立華一手創建、成長起來的。原是益陽電機廠技術人員的他,19歲時就當上了車間主任。在改革開放浪潮中,1985年,艾立華放棄了“鐵飯碗”,揣著3700元,走上了創業之路。
他選擇從業的品類是諸多電器里都要用到的一個零部件:電容元件。當時條件所限,四個老板只能請四名工人,純手工制作電容器。憑借著一股對質量的認真,三年時間里,營業額從27萬做到了270萬。
“效益來了,分歧也來了?!卑⑷A回憶,由于合伙人各自想法不同,最終分了家。艾立華夫妻兩人堅持將艾華這個品牌做了下來?!爱敃r我就意識到,質量永遠是第一位的。就和毛主席‘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道理一樣,質量就是企業的槍桿子。質量好,走到哪兒都不怕?!?
經過46年的奮斗,如今的艾華集團在行業內已成為目前中國第一、世界前四的鋁電容器制造商,是以設計、制造及銷售鋁電解電容器為核心,集電極箔與設備制造于一體的制造型企業集團,工廠分布于湖南、四川、江蘇、新疆,在職員工3800人。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7.5億元,已連續五年納稅過億。
今年,在向省長質量獎發起數次挑戰后,這一回艾立華終于如愿以償,抱得大獎。他不無感慨地說:“這座獎杯沉甸甸的,是我們向往多年的。我們獲獎不是偶然,是必然的?!?
掃除道的企業文化,員工和企業都受用
掃除道的企業文化已常駐在每一個艾華人的工作日常。
走進位于益陽的艾華集團總部,大多數人都會首先被廠區內的環境所折服。修建得當的花圃、干凈無塵的道路,而且幾乎沒有太多機器的轟鳴。坐在簡潔現代的員工餐廳,眺望一番窗外恰若“枯山水”式的園林,讓人不禁納悶:這真的是一家工廠嗎?
這一“園林式廠區”的宜人特點,正是所有艾華人感到自豪的地方。而這份整潔更與艾華集團正在踐行的企業文化不無關系,這就是艾華集團的“掃除道與企業管理”模式。
艾華集團公共關系部部長楊女鑫介紹,艾華掃除道與企業管理是從家庭開始打掃,再到企業生產設備和車間、食堂、員工宿舍等,帶動員工每天自愿自發堅持10分鐘,從思想到行動,掃除一切不必要、清除一切不良品。
“艾華掃除道看起來是在做衛生,其實也是在掃除心中的障礙,更重要的,在經濟效益上也取得了成效?!睏钆闻e了個例子,“掃除道”文化中有一項很重要的指標,就是“還原”。運用在生產上,即培養工人們“隨時歸位”的機械保養習慣。
“機器保養得當,它的使用壽命就會延長,產能也更有保障,質量也會更過硬。我們計算過,假設全集團的設備多延長一年,這一就能為企業省出1.5個億的利潤。也就是說,做掃除就能賺錢?!?
“掃除道有一個核心點,它要求的是自上而下,老板首先要以身作則俯下身去打掃?!卑⑷A也分享道,“這個啟發和我對質量的追求是一致的。如果老板不是只為了賺錢而偷工減料,那下面的員工也會學起來,對質量越來越關注?!?
員工年流失率<2%,正通過掃除道“儲才”
潔凈的廠房內部。
兩年時間里,在“掃除道與企業管理”模式的推廣下,艾華集團穩健發展。不論是科技創新、企業管理、品質管理中,都能看到這一“節制”的企業文化影響。
“通過實施信息化管理,集團進行了事業部制改革,每一個事業部按生產的電容器品類劃分,管理機構扁平化?!卑A集團品質中心副總監謝志剛介紹,“現在產線直接對接客戶需求,減少中間環節,加快產線反應時間,更好地解決了電容器行業核矛盾。品質更加對口,客戶滿意度也得到了提高?!?
目前,艾華集團每年的研發投入增幅都在15%以上,2019年在研發上的投入超7450萬元。公司建有國內電容器行業唯一的 “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014年公司由工信部認定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2016年由工信部認定為“全國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2019年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走在潔凈的廠房內,謝志剛還向我們分享了一個小數據:“長期以來,我們艾華的員工年流失率一直在2%以下?!边@其中不僅得益于各種員工福利:高標準的免費食宿、一站式的子女就學,“更重要的是,不論是基層員工,還是高管團隊,大家對艾華企業文化的認同?!?
目前,艾華集團的掃除道文化早已不局限于集團內部,更伸向了周邊城鎮?!拔椰F在投了51萬元在附近的村里推廣掃除道?!卑⑷A分享道,“為什么要這么做?我可能也有點私心。如果把大家的日常習慣培養好,那將來我招工進艾華,他的職業習慣也一定好。這是利己又利他的人才培養,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