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再次來到中聯重科全新歷史探索節目
《信物傳承》
今天,我想通過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份專利
與你分享中聯重科的極“智”探索之路
看中聯重科如何通過保護知識產權
以創新驅動助推高質量發展
上世紀80年代之前,由于對科技創新的保護機制不完善,科研院所的知識成果被不少科研能力有限的廠商使用或模仿,知識產權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各行業的發展。
1985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正式實施。兩個月后的6月8日,中聯重科的前身長沙建筑機械研究院(以下簡稱建機院)正式提交“振動樁錘”的專利申請并獲授權,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第一份專利。
資料顯示,僅在《專利法》頒布當年,長沙建機院就申請并獲授權了“振動器偏心力矩調整機構”“錐形傾翻式混凝土攪拌機”等8項專利,彰顯國家級科研機構的自主創新精神和科技研發實力。
▲長沙建筑機械研究院擁有的第一項專利“振動樁錘”
▲具有“從0到1”突破意義的“振動樁錘”專利
▲中聯重科前身——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
帶著大量的科研成果,建機院領銜申請知識產權,與眾多科研院所和企業一道奮勇創新,奠定了中國工程機械產品技術的基礎,共同推動著行業創新發展。
▲長沙建機院研制的首臺纜索起重機
從1985年獲得第一份知識產權授權書以來,中聯重科已逐步形成了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完備生態體系。
“我們依托行業唯一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引進優秀專家人才,組建了強大的研發團隊。創新技術、發明專利加速涌現?!敝新撝乜葡嚓P負責人介紹道。截至2021年,公司研發人員數量達到7200多名,在公司員工中占比近三成。
截至2021年底,作為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中聯重科累計申請專利近13000件,其中發明專利近5000件,累計授權專利1萬余件,其中發明專利近3000件,在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均有專利申請;獲得中國專利金獎3項、中國專利銀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8項,被譽為裝備制造行業中的世界級科技公司。
此外,中聯重科還累計主導和參與制修訂了17項國際標準,其中主導發布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個國際標準、起重機行業第一個國際標準、混凝土泵送機械行業第一個國際標準,大大提升了中國工程機械國際市場規則制定的話語權。
知識產權是行業智能制造和創新發展的源動力,也是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凹夹g是根、產品是本”是中聯重科的研發創新理念,公司將持續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快高價值專利的培育和運用,在推動企業不斷攀登全球價值鏈高端的同時,助力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加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