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您訪問湖南省上市公司協會網站!
用戶名: 密碼: 找回密碼
主辦:湖南省上市公司協會
搜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投資者保護 > 閱讀文章

網絡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十種常見騙術之四“專業機構”、“內幕消息”等誘餌

閱讀次數:474來源:發布時間:2022-05-19 10:30:50【字體      

【簡介】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微博、博客、QQ群、股吧、短視頻等,通過事先準備好的“話術”對投資者進行欺詐,假借“私募基金”“專業機構”“內幕消息”等誘餌招攬會員或客戶,收取會員費、咨詢費或服務費等;有的還宣稱可提供股票信息和買賣時點,以獲得高額收益,并收取高額費用或分成。
案例投資者張某在家接到電話,對方聲稱自己是國內知名私募基金公司,擁有大量的內幕信息,有高手負責操盤,保證盈利。投資者向該機構繳納一定費用后,可通過微信或者電話提前得知買賣股票的信息。投資者繳納的費用,從15800元到58800元不等。張某經介紹上網瀏覽了該公司網站,看見網站上公布了大量股票研究報告和行情分析,覺得該公司非常專業,便同意接受該公司的咨詢服務并繳納了服務費。事實上該公司只是個皮包公司,并不具有證券投資咨詢資質,張某繳納的服務費也打了水漂。


掃一掃在手機上打開當前頁
  • 上一篇: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試點工作評估報告(摘要)
  • 下一篇:湖南省上市公司協會組織開展“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系列活動
  • 99人妻_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性爱一区_91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