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改革,你了解多少?
1、全面注冊制是今年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抓手
2021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推動各領域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舉措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提高不同要素資源的組合配置效率。就資本市場而言,提出了在資本要素方面要強化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功能。近期證監會主席表示,目前來看注冊制試點已經達到了預期目標,全面實行注冊制的條件已逐步具備。1月17日證監會召開2022年系統工作會議,表示“以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為主線,深入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結合管理層表態,我們認為資本市場全面注冊制有望結合此前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試點注冊制經驗,在今年穩步推進。
2、什么是注冊制?
注冊制是一種股票發行機制,是指證券發行申請人依法將與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和資料公開,做成法律文件送至主管機構審查,主管機構只負責審查發行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資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的一種制度。
注冊制與核準制的區別在于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對注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不做實質判斷。而核準制要求證券發行不僅要以真實狀況的充分公開為條件,還必須符合證券管理機構制定的發行的實質條件。
相比股票發行審核制度,股票發行注冊制具有多個優點,它更加強調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在盈利指標等硬條件上有所放寬,發行條件更加精簡優化、更具包容性。股票發行注冊制在發行承銷機制上更加市場化,能進一步激活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
注冊制改革是完善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重大改革,也是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的關鍵舉措,牽一發而動全身。
為了進一步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活力,2015年12月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通過調整證券法有關規定,擬對上交所、深交所的股票發行實施注冊制改革。
2018年,宣布設立科創板率先試點注冊制,我國股票發行制度從過去的核準制向著注冊制大步邁進。注冊制將企業上市門檻降低,使得更多的企業上市融資。
2019年,科創板在上交所開市,注冊制試點正式落地,不少于72家科創板公司完成發行,合計發行股數達43.98億股,涉及募資規模超過840億元,對比來看,A股2019年全年首發規模約為2608.10億元,科創板的發行規模占比約為32.21%。
2019年,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對《證券法》進行第二次修訂,為注冊制改革進一步破除障礙。
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方案從上市范圍、交易制度、跟投機制、投資者門檻和退市制度這幾個方面對深交所創業板開啟注冊制試點。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