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您訪問湖南省上市公司協會網站!
主辦:湖南省上市公司協會
證監會上市部主任李明在2022年金融街論壇上的發言
閱讀次數:349 來源: 發布時間:2022-11-25 18:30:23
【字體 大 中 小】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2022年金融街論壇”活動。這場論壇議題聚焦“持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助力資本市場行穩致遠”,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借此機會,我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體會和上市公司監管實踐,同大家做一個交流。上市公司質量是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的微觀基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兩年多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下,證監會抓實抓細《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落地工作,各方面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一是抓“入口關”,增強資本市場對優質企業的吸引力。堅持優化增量、杜絕“病從口入”,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源頭。近年來,證監會全力以赴推進注冊制改革試點,發行上市標準進一步優化,大大提升了資本市場對優質企業的吸引力。以注冊制改革為牽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更具有包容性適應性,不同規模、不同業態的企業都能在資本市場找到發展的“舞臺”,一大批優秀企業不斷匯集到資本市場。二是抓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水平。公司治理既是上市公司質量本身的重要體現,也是上市公司規范與否的根本。2020年12月以來,我們開展了為期兩年的公司治理專項行動,這是三十年來對上市公司治理狀況的第一次“全面體檢”,發現了8073個問題,推動整改了7702個問題,整改率超過95%,一大批顯性問題得到解決。這次專項行動得到的大量治理數據和案例,將為后續的學理研究、規則制定等工作提供豐富的基礎素材。三是抓解決突出問題,著力化解上市公司風險。“清欠解?!狈矫?,按照“給時間、真整改”的思路,督促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限期完成整改,違規占用擔保整改完成率約90%,“清欠解?!比〉妹黠@成效。股票質押風險方面,“一司一策”推動化解,存在高比例質押的公司家數從高峰期的702家下降至282家,全市場股份質押市值占比由最高時的接近10%降至4.07%,股票質押風險大幅度收斂。存量公司風險方面,通過多種方式壓降,兩年來風險公司較最高峰減少432家,風險公司出清速度明顯加快。四是抓監管機制,提升上市公司監管效能。上市公司高質量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監管,兩年多來,我們深刻把握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一監管目標的基本內涵,統籌好市場監管者和發展者的關系,以高質量發展為遵循優化監管機制。堅持監管關口前移,在事后問責的同時注重前端防范,對大量問題抓早抓小、以監管促規范取得明顯成效;堅持分類監管,針對性制定各類公司的監管安排,通過“抓兩頭、帶中間”帶動整體公司質量的提升;堅持優化內外部監管體系,形成了各方密切配合、同向發力的良好局面。五是抓“出口關”,加速推進常態化退市機制。長期以來,市場對退市有不同的視角和看法,有的認為要將退市數量與上市數量掛鉤,要“大進大出”;有的認為退市將造成公司與股東個體利益受損,要盡量少退。這兩種看法都不妥,對退市的評價不在于數量,而在于是否“應退盡退”。2020年中央批準《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以來,我們“靶向”發力精準打擊“空殼僵尸”和“害群之馬”,退市改革取得巨大成效。今年強制退市42家公司,加上2021年強制退市的17家,兩年退市家數占30多年來全部已退市公司總量的40%。這些公司的退市,是對市場投資理念、生態系統的深刻扭轉,解決了證券監管資源長期與風險公司的無謂糾纏,更是幫助地方政府騰出手來更好謀劃發展。退市常態化是困擾資本市場30年的難事大事,取得今天的成績實屬不易。二、上市公司結構不斷優化,充分體現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豐碩成果通過上述不懈努力,資本市場功能進一步優化,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加牢固。我們高興地看到,兩年來,上市公司數量快速增加,一周前境內上市公司數量正式突破5000大關,與2019年底相比增長了近1/3,與十年前相比更是翻了近一番;除數量增長之外,更為重要的是,代表高質量發展內涵的上市公司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尤其體現在行業更“新”、規模更“大”、盈利更“好”、融資更“平衡”等方面。一是行業結構不斷優化,凸顯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輝煌成就。截至11月18日,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家數合計1831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37%,資本市場日益成為“硬科技”、“三創四新”、專精特新“小巨人”的聚集地。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上市公司超過2500家、占比超五成,這些公司中30%都是近兩年登陸資本市場,資本市場服務創新戰略不斷提質增速。同時,行業發展更加平衡,實體上市公司利潤占全部上市公司的57.3%,已經超過金融上市公司,金融和實體經濟結構性失衡的局面得到了顯著改善。二是頭部公司量質齊升,突出上市公司“頭雁”效應。上市公司家數不到全國5100多萬戶企業數量的萬分之一,但涌現出一批各行各業的頭部企業,上市公司結構更體現龍頭效應。目前,A股市場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公司115家,較2019年底增加了31家,增幅近四成。這些千億元市值大公司,市值合計28萬億元,占上市公司總市值達35%,具有系統重要性;2022年前3季度實現凈利潤2.5萬億元,占比57%,對經濟的帶動效應顯著。從行業分布看,金融、能源等傳統行業35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41家,呈現出“多點開花”良好態勢。三是經營情況穩中向好,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上市公司得益于國家一系列援企支持政策,積極復工復產,業績持續穩定修復,工業類上市公司兩年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29.2%,顯著高于規上工業企業15.1%的增速。尤其今年以來,受俄烏沖突、能源資源結構性調整等國際不利因素影響,疊加國內疫情反復,上市公司盈利仍保持增長。2022年三季報顯示,上市公司盈利4.4萬億元,同比增長3%。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上市公司仍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水平,2021年研發投入占全國企業研發經費的49.6%,較2019年底上升7個百分點。四是融資結構得到改善,充分顯現資本市場功能。近年來,上市公司直接融資比例穩步上升,2021年,上市公司直接融資6.7萬億元,占上市公司融資總額近三成,創歷史新高。直接融資中,股權再融資和交易所市場債券融資合計2.5萬億元,占直接融資近四成,比2019年提高8個百分點,資本市場助推優化融資結構作用更加明顯。同時,2021年,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交易金額達1.8萬億元,占全國并購重組交易金額的近五成,配套融資422.4億元,有效推動實體經濟做大做強、轉型升級。五是不同所有制企業競相發展,彰顯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優勢。超大體量的國企與數量眾多的民企同臺競技,是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重要特征。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由于所有制結構的不同,在資本市場上各自有著鮮明特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家數少,但體量大、質量優,公司家數僅占全市場的26.7%,但資產、利潤分別占全市場的78.6%、69.3%,是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重要體現。民營上市公司數量多、活力強,公司數量超過3000家,占比約2/3,這些公司行業覆蓋廣、競爭活力強,在科技創新、吸納就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不同所有制的企業在資本市場深度融合、相互借鑒,成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富有活力的生動寫照。三、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實施新一輪行動方案為抓手將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向縱深推進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美好圖景,提出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等任務。這些任務的實現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也離不開一個高質量的上市公司群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昨天,易會滿主席在致辭中提到,“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是方向、是結果,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是路徑、是過程”。我們深刻認識到,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充分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資產定價、風險緩釋等功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內容。當前,上市公司還面臨一些問題:有的公司經營效益還要改善,長期虧損或處于盈虧邊緣;有的公司市場認可度有待提高,雖然利潤總體穩步上升,但估值長期徘徊不前;有的公司規范治理內生動力還不足,治理水平離各方期待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有的公司發展活力還需增強,離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尚有差距,許多“卡脖子”領域還沒有突破性進展。這些問題充分說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項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近日,我們在廣泛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如果說過去兩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的主要特點是“治亂”;那么,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一輪方案的核心將是“提質”。我們力爭用3年時間,大力推動上市公司“五種能力”持續提升,使上市公司結構更加優化,市場生態顯著改善,監管體系成熟定型,上市公司整體質量邁上新的臺階。下面,我就新一輪行動方案的重點工作,與大家做一下交流。一是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制度規則體系。制度建設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根本保障。去年底,我會完成了上市公司監管法規體系整合工作,法規數量大幅壓縮60%,這是資本市場上市公司監管法規體系30年來的首次全面整合修訂。下一步,我們將重在提升規則“質量”,全面啟動監管法規“實質性修訂”工作,補齊一批缺失的規則、修改一批滯后的規則、理順一批雜亂的規則,構建以上市公司監管條例為核心,以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并購重組、退市和破產重整、監管執法5個方面規章為主干,以證監會規范性文件和交易所自律規則為重要組成部分的“1+5+N”的上市公司監管法規體系,全面提升監管法規的科學化水平。二是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公司治理怎么樣,歸根結底是制度和意識的問題,制度約束的是底線,意識強化的是內生動力。要加快監管制度供給,聚焦深層次問題,針對性完善制度規則和監管安排,增加法治的“硬手段”。要開展公司治理最佳實踐案例創建活動,促進各上市公司不斷探索、借鑒、融合,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將重視治理的意識根植入上市公司,形成規范治理的“軟約束”。證監會將持之以恒地抓好公司治理監管,引導督促上市公司形成一套符合中國國情、適應上市公司實際、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約束機制,推動上市公司整體治理水平持續提升。三是進一步深化增量存量改革。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在增量存量兩端同向發力,形成優質企業越來越多、劣質企業越來越少、全體企業越來越好的發展格局。在入口端,要持續落實優化發行上市條件的要求,嚴把審核質量關,加大資本市場對優質企業的扶持力度。在融資端,持續優化資本市場融資制度,完善并購重組監管機制,更好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貫通融合。在出口端,要鞏固深化常態化退市機制,在強化制度執行上持續發力,確保退市改革執行不走形、不變樣,堅決把“空殼僵尸”和“害群之馬”清出市場;優化上市公司破產重整制度,支持符合條件且具有挽救價值的危困公司通過破產重整實現重生。四是進一步提高監管的適應性時效性引領性。近兩年,上市公司數量持續增加、業態不斷創新,監管效率和監管質量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對新形勢,必須大力推進監管轉型,通過轉機制、轉方式、補短板,全面提升上市公司監管質效。要完善全鏈條監管機制,打造上市公司監管“工具箱”,切實提升監管系統性時效性。要深入貫徹落實分類監管、科學監管、精準監管的理念,強化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聯動,進一步提高“發現問題、處置風險”的能力。要針對財務造假、占用擔保等重大違法行為的新變化新趨勢,構建監管長效機制,開展防范打擊財務造假、占用擔保的專項治理。通過這些工作,打造職責清晰、流程規范、運轉高效的上市公司監管新格局。五是進一步增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強大合力。實施新一輪行動方案,更加需要鞏固強化共治共享格局。要進一步強化與各方的協作聯動,在提升規范運作水平、推進提質增效、處置突出風險等方面增強合力。也希望有關各方與我們一道,共同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再創新局面。各位領導、各位嘉賓!當前全黨全社會正在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工作方針和“四個敬畏、一個合力”的監管理念,持續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積極力量,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99人妻_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性爱一区_91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