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科技·讓中國更藍——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國際管理公司2015年新興產品品鑒會”在貴州省畢節市召開,由中聯重科制造的“全球首套小時處理量500噸干法樓式高品質機制砂生產線+環保型攪拌樓”獲得與會專家與客戶的了高度認可和廣泛贊譽。這套“二位一體”系統解決方案,被視為是中國混凝土建材生產方式的一次系統性革命,也是該產業轉型升級的一次戰略性變革。
創新驅動實現轉型升級
在今年的兩會上,政府正式吹響了裝備制造業的戰斗號角。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
在企業界,以中聯重科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也一直在各自的領域中,不斷探索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未來之路”。本次品鑒會上的“三位一體/二位一體”系統解決方案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三位一體/二位一體”系統解決方案是中聯重科結合中國商混、干混市場需求,悉心打造的一種全新商業模式,可幫助客戶實現縱向和橫向的產業延伸,擴大盈利空間,搶占新興產品藍海。
據了解,該方案不是簡單的把高品質機制砂石生產線、干混砂漿生產線、環保型攪拌樓/站擺放在一起,而是采用有機集成的理念,通過靈活搭配,重新定義了建筑材料的生產經營模式。這也徹底改變了行業以往“單打獨斗”的生產經營方式,實現了系統協同效應的最大發揮和1+1>2的效果。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如此評價這一系統解決方案:“‘三位一體/二位一體’代表著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在推動混凝土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為工程機械行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標桿和表率作用?!?/span>
智能制造挺進工業4.0風口
中聯重科制造的?“全球首套小時處理量500噸干法樓式高品質機制砂生產線+環保型攪拌樓”,這一“二位一體”運營模式,被參會專家譽為是全新商業模式的成功典范,是貼合工業4.0要求的智能化生產車間。
當前,世界范圍內正在掀起一場被稱為“工業4.0”的革命浪潮。在這一時代浪潮下,雖然各個國家出臺的政府規劃各有不同,但是,將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是共同之處。
這也是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開發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著力在一些關鍵領域搶占先機、取得突破”的原因所在。而“三位一體/二位一體”解決方案”正是一次積極有益的探索。
探索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智能化之外,綠色發展是“三位一體/二位一體”系統決方案又一特色。
貴州畢節生產站數據顯示,使用中聯重科高品質機制砂石后每方混凝土可以節省水泥10%-30%,每噸干混砂漿可以節省燃煤費用10元。按每年全國生產20億方混凝土和6000萬噸干混砂漿測算測算,至少每年可節約上億噸水泥和84萬噸燃煤。
這也意味著,若全國的商混站和干混站都采用這一解決方案,每年則可以減少1億噸二氧化碳、1300萬噸粉塵排放、22萬噸灰渣排放以及35億噸的河砂開采。而1億噸二氧化碳則等于2.8萬棵樹一年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另據了解,“三位一體/二位一體”系統決方案通過“整體全封裝、有效的節能降噪設備配置、廢水泥漿循環利用”等設計方式,大大減少了粉塵、噪音和污水的排放。以其中的環保型攪拌樓為例,其室外粉塵排放每立方米小于1毫克,室內粉塵排放每立方米小于5毫克,遠遠低于傳統攪拌站的排放水平。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使用高品質機制砂可以將混凝土質量和使用壽命由現在理論值70年提升到100年。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不少國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發展戰略。在此背景下,中國制造業能否守住現有優勢,做出創新成果,實現“中國制造2025”以綠色發展為內核,堅持創新驅動,積極向工業4.0風口挺近的中聯重科隱隱為我們勾勒出了未來10年中國制造業發展的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