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1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舉辦“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研修班”。研修班以“提高風險意識,防控內幕交易”為專題,邀請資深金融專家、具有豐富內幕交易稽查執法經驗的證監會稽查局局長兼稽查總隊隊長歐陽健生,從上市公司內幕交易法律體系與責任、綜合防控體系以及當前內幕交易的特點和規律三方面,介紹了我國資本市場對內幕交易監管與防控的情況。
他指出,從全球經濟來看,內幕交易是伴隨著證券市場發展、共生的一個頑疾。我國的證券市場自產生以來便有內幕交易問題存在,尤其是2006年股改基本完成之后,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現象日趨活躍,內幕交易這種現象開始引起投資者關注,監管機構對內幕交易的防控迫在眉睫。
歐陽健生局長向學員闡述了認定內幕交易的四大要素,即內幕信息、價格敏感期、內幕人與內幕交易行為。并進一步介紹了我國近年來對內幕交易綜合防控體系的改革,以及日趨完善的內幕交易相關認定規則。
為了讓參會學員獲得更為深刻地直觀感受,歐陽健生局長深度解讀了“高淳陶瓷案”、“天山紡織內幕交易案”等經典案例。他指出,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我國上市公司及其股東公司或者子公司的高管內幕交易現象仍十分突出,具有以下特點:國家公職人員涉案時有發生,呈現出涉案人員層級高、涉案金額大的特點;內幕交易主要集中于并購重組、“高送轉”環節,同時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在近年來發生的內幕交易案中,上市公司董監高成立公司,與其他主體勾結,以單位形式合謀進行內幕交易或利用多個內幕信息進行交易,行為極其惡劣,而且出現了行為人向多家上市公司刺探內幕信息進行多次交易的情況。此外,我國上市公司內幕交易的手法還有著向隱蔽多樣、賬戶分散、多層傳遞方向發展的趨勢。
歐陽健生局長強調,正是由于內幕交易行為的危害性越來越大,對資本市場的破壞力越來越強,所以我國證券稽查執法機構執法體制顯得越來越重要,需要進一步加強和落實“統一指揮、密切協同、五位一體、快速反應”的行動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