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3日,首屆中國國際眼科學和視覺科學轉化與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
3月23日,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眼科學與視覺科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的首屆中國國際眼科學和視覺科學轉化與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論壇上,由愛爾眼科與睿盟希資本共同發起的“愛爾-睿盟希視覺科學孵化器”(以下簡稱“孵化器”)正式啟動。
這也是繼2016年愛爾眼科成立“愛爾全球眼科科技創新投資孵化基金”后,愛爾眼科在眼科及視覺科學孵化領域的又一布局,將開創中國眼科科研轉化新模式,未來有望提升中國眼科科技臨床轉化與自主創新能力。該孵化器的啟動也成為本次論壇的亮點之一。
論壇上,由愛爾眼科與睿盟希資本共同發起的“愛爾-睿盟希視覺科學孵化器”正式啟動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孫興懷教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北京同仁醫院王寧利教授、愛爾眼科醫院集團陳邦董事長、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李力總裁以及來自德國、美國、新加坡、以及以色列的孵化器合作伙伴共同出席了啟動儀式。
據悉,該孵化器將聯合全球三大洲,包括美國、以色列、新加坡、德國等多個國家的科研技術和運營團隊,以開放、共享為指導原則,共同創建視覺科學的孵化平臺。
精準整合國際資源
布局全球科技創新生態
2016年,愛爾眼科發起成立了“愛爾全球眼科科技創新投資孵化基金”,首期投入高達1億美元。作為布局全球眼科科技創新生態的關鍵性舉措之一,“愛爾-睿盟希視覺科學孵化器”將圍繞眼科、視光、神經眼科等領域尚未被滿足的一些臨床需求進行更加前瞻性地孵化布局。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該孵化平臺匯聚全球范圍內眼科與視覺科學細分領域專業的專利律師事務所、專注于眼科產品原型的設計機構和材料研發機構、新藥發現機構、側重于眼科臨床前實驗和醫學驗證的專業機構、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以及極具經驗的行業大咖等優勢資源。
據悉,申請項目一旦入選進入孵化器,會獲得眼科及視覺科學這個細分領域的全球范圍內的精準資源及服務。
孵化器會從種子資金、專利、設計、動物臨床、專家資源以及初創公司需要的人力資源等多個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使科學家能夠更專注于科研本身,從而有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孵化器的運作完全遵循國際先進經驗,以市場化形式運行,服務于入孵項目,真正實現創新無國界,醫療無國界!”睿盟希CEO劉欲曉女士表示。
為確保投資孵化質量,該孵化器會組建專業團隊,制定嚴密的制度,形成專業、規范、先進的投資孵化管理工作體系,聯合全球眼科及視覺科學領域專家組建專家委員會,依托愛爾眼科科教研一體化平臺,對所有投資項目的篩選、立項、實施進行專業指導、組織評估和驗收。
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普惠中國眼病患者
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7年發表的統計報告顯示,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被引用字數排到了世界第2,僅次于美國。
而在Nature Index 2018 Rising Stars評選的200家快速崛起的科研機構的前100位中,中國的機構占了51家。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孫興懷教授致辭
“中國的SCI論文數量目前已經達到全球第一位,但這些研究成果的轉化率卻非常低。中國醫師學者對于基礎研究的認識還停留在‘發文章、評職稱’的層面上,還沒有形成‘解決實際問題,服務于臨床’的意識。
相比而言,美國的眼科醫師對于研究成果的轉化意識很強,從研究立項到最終實現成果轉化的整個流程也都運轉流暢。
中國學者有過人的智慧,國家對于成果轉化也有相應的政策支持,但實際的落實情況也并不理想,所以推動眼科與視覺科學領域的科技成果創新工作迫在眉睫。
此次‘愛爾-睿盟希視覺科學孵化器’啟動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未來將有效撬動中國眼科創新的原動力?!睂O興懷教授表示。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陳邦先生致辭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陳邦指出:“本著開放的生態,我們積極鼓勵全球尤其是中國的視覺科學領域的醫生、科研從業人員把他們的科研想法交給孵化器,得以有機會實現研究結果向臨床的推進和轉化。
臨床轉化與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會非常艱苦,需要高度共識。此次與睿盟希及其他國際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啟動這個孵化計劃,盡管只是開始,我們期待這個孵化器能夠以更加貫通的方式去整合資源,激發國內醫生、學者的轉化與創新熱情。讓我們的高影響力因子的論文、發現能夠回饋臨床,并最終惠及中國的眼病患者!”
論壇上,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全球總裁李力先生向與會者介紹愛爾眼科全球化創新體系
據了解,多年來,愛爾眼科一直堅持國際化的戰略,致力于打造全球化的科技創新生態鏈,并接連研發出全球首款智能可穿戴近視防控設備‘云夾’、眼科人工智能診斷系統等高科技成果。
依托于愛爾眼科遍布亞、美、歐三大洲,400余家醫院,超2000萬龐大病例庫及“兩院、六所、兩站”(兩院: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湖北科技學院愛爾眼視光學院;六所:愛爾眼科研究所、眼視光研究所、角膜病研究所、屈光研究所、青光眼研究所、視網膜研究所;兩站: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協作研發中心)的科教研一體化平臺,愛爾眼科在各個領域不斷探索和努力,開創出了眾多領域的模式創新:
布局全國中心城市及省會、地縣級醫院、門診部、社區愛眼e站服務網點,開創中國眼科分級連鎖新模式;
聯合成立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首推人才培養“光子計劃”、“博才班”,開創中國眼科專業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
發布愛爾‘合伙人’計劃,首創中國醫療合伙人模式;
結合中國國情,用高毛利業務補貼低收入人群,創新實施公益“交叉補貼”模式,實現眼健康公益事業可持續發展;
作為首個實現境外收購的中國眼科醫療機構,陸續并購美國MING WANG眼科中心、歐洲巴伐利亞眼科集團,為中國眼科發展打造全球化平臺……
而此次啟動孵化器項目,再一次開創了眼科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
“我們希望構建這樣一個科技創新平臺,并會將她貢獻給全中國的眼科同道!”陳邦表示。
首屆中國國際眼科學和視覺科學轉化與創新論壇吸引大批眼科行業及相關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