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鐵建重工董事長劉飛香
履職5年間,
國產最大盾構機“京華號”,直徑達16米級,從設備研發制造到施工應用,每一個技術卡點和關鍵節點,都有
“京華號”的研發設計過程充滿挑戰,但
近年來,隨著城建、礦山、水利等隧道工程建設規模和數量持續高速增長,政、產、學、研、用多方位立體式的技術發展和核心技術突破,國產裝備的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國際領先。
在
“部分國產配套核心基礎件可靠性不足,性能指標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產品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等問題,是今后亟待制造企業解決和攻克的難點?!?ai type="15" parm="{}" style="margin:0px;padding:0px;outline:0px;max-width:100%;box-sizing:border-box;overflow-wrap:break-word !important;-webkit-tap-highlight-color:rgba(0, 0, 0, 0);">劉飛香說,像盾構機的一些核心零部件,由于應用工況惡劣、制造工藝極其精密、產品可靠性要求極高、規格尺寸巨大,對基礎設計理論、原材料、熱處理、制造加工工藝、裝配與試驗能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不斷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已成為各國博弈的核心,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面臨新的方向選擇和路徑突破。在產業升級的風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