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步步高董事長王填
從推廣“十八洞村山泉水”到為各地農產品站臺,這些年來,
今年全國兩會,
“鼓勵民營企業助推集體經濟向縱深發展,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有力舉措,也是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ai type="15" parm="{}" style="margin:0px;padding:0px;outline:0px;max-width:100%;box-sizing:border-box;overflow-wrap:break-word !important;-webkit-tap-highlight-color:rgba(0, 0, 0, 0);">王填表示。
農村集體經濟面臨新挑戰、新機遇
近年來,伴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我國農村經濟呈現出經營主體多元化、產業發展多元化格局。其中,民營企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
眼下,農村集體經濟正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
經過調研后,
多措并舉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為了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振興,
要進一步明確村集體經濟組織定位。在2017年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的基礎上,持續開展年度資產清查。對集體資產的性質、權屬、經營模式予以明確定義,合理界定集體經濟組織與民營企業之間的合作經營范圍,并列入相關組織治理的法律法規體系,讓民營企業在與集體經濟組織的合作與競爭中有法可依。
進一步動員民營企業參與村企合作。按照“主動參與、積極作為、精準幫扶、互惠雙贏”的原則,以“萬企興萬村”行動、同心美麗鄉村建設等為抓手,組織動員廣大民營企業和商會組織,與村委會結對幫扶,找準適合發展路徑,合作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對民營企業在村集體經濟組織中的股份和收益,可以探索實施一定稅費減免和稅前加計扣除。
“進一步拓寬村企合作經營范圍。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以可支配的資產資源作價入股、資產托管、租賃、承包經營等多種經營模式與民營企業合作,參股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及其他工商企業,共建農業產業園、創新創業園、農業科技園和鄉村旅游示范區等,發展農村混合型經濟?!?ai type="15" parm="{}" style="margin:0px;padding:0px;outline:0px;max-width:100%;box-sizing:border-box;overflow-wrap:break-word !important;-webkit-tap-highlight-color:rgba(0, 0, 0, 0);">王填表示。
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