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飛香。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明確提出“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地下工程裝備、大型船舶、水力/風力發電機組等重大技術裝備是國之重器,加強對其關鍵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是提升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有力保障?!比珖舜蟠?,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飛香在今年兩會期間帶來《關于加強重大技術裝備知識產權保護的建議》。
自2021年開始,中國成為世界上有效專利數量最多的國家,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斷增強。近年來,國家對知識產權侵權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強。但在重大技術裝備領域,由于其結構復雜、工作環境對外封閉,現場取證固證難度大,侵權易、維權難成為了行業痛點。
行業痛點怎么破?劉飛香建議,首先,國家出臺針對不同行業更加具體的專利侵權取證固證指引,指導取證主體如何規范地進行取證固證,全面提高主動取證固證的意識和能力;其次,搭建具有司法公信力的電子公證平臺,大力支持和推廣知識產權電子證據區塊鏈存證方式,同時統一各地法院、行政機關對于電子證據的認定標準。